# 交换机
:switch ,又称为多网孔网桥、交换式集线器(比网桥端口多、比集线器能隔离冲突域)。
-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。
- 普通的交换机称为第二层交换机,也有工作在物理层的第三层交换机。
- 交换机有半双工和全双工两种端口,半双工端口的传输速率只有全双工端口的一半。
# 基本职责
- 对数据帧进行转发或过滤。
- 在源端口和目的端口之间建立虚连接,形成一条专用信道(转发完数据后断开连接)。可以同时在多个端口间建立并发连接。
- 通过自学习的方法自动地建立和维护一个表示目的 MAC 地址与端口对应关系的交换表。
- 交换机不但可以隔离冲突域,还可以对转发的数据进行过滤,从而隔离广播风暴。
- 冲突域是指两个结点同时发送数据时会发生冲突的共享式网络。
- 广播风暴是指大量广播帧占用带宽导致网络瘫痪。
- 交换机也会使用生成树协议来避免产生回路。
# 分类
按规模分类:
- 工作组级交换机:100 个结点以下。
- 部门级交换机
- 企业级交换机:500 个结点以上。
按结构分类:
- 普通交换机:只能级联。
- 堆叠式交换机
- 箱体模块化交换机
# 交换表
- 交换表中主要的几列信息:目的 MAC 地址(Destination Address)、目的地址所连接的端口号(Destination Port)、目的地址所在的 VLAN 编号
- 例如:端口号 3/4 表示交换机第 3 模块的第 4 端口。
- 交换机刚开机时交换表是空白的。
- 交换表的建立:检查每个数据帧的目的地址,若在交换表中查到了对应的端口号,则建立虚连接转发数据帧,否则把数据帧向除了源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广播,目的结点收到广播帧后会马上做出应答,从而使交换机得到该目的地址与端口的对应关系,写入交换表。特别地,若目的端口就是源端口,则丢弃该数据帧。
- 交换表的维护(即刷新):交换表一般存储在交换机的高速缓存内,为了避免占满存储空间,交换表每写入一条新对应关系都会加上一个时间戳,每次使用这条对应关系时会更新时间戳,时间戳最老的一部分对应关系会被删除。
- 交换表分为静态交换表(手动设置)和动态交换表(由交换机自动建立和维护)两种。
# 数据交换方式
- 快速交换方式
- :又称为直接交换方式,收到长度为 14 个字节的包头后就开始转发,即接收完整个数据帧之前就开始转发。
- 这样转发速度快,但不能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。
- 无碎片交换方式
- :只检查数据帧的长度是否有 64 字节,一旦收到了 64 个字节就视为有效帧,马上转发,也是接收完整个数据帧之前就开始转发。没有 64 个字节就视为碎片,马上丢弃。
- 存储转发交换方式
- :先接收整个数据帧,如果检查没有出错的话就存储起来,在对应端口排队转发。
- 排队转发可以避免端口拥塞,但会增加转发延迟。
- 这种方式最常使用。
# 虚拟局域网
- 使用交换机可以创建多个虚拟局域网(Virtual LAN ,VLAN)。
- 连接到同一个交换机的各个主机,即使位于不同物理网段,也能加入同一个虚拟网段,因为通过交换机连通了物理网络。
- 不同 VLAN 的主机之间不能直接通信,必须由路由器提供路由。使用第三层交换机也可以提供路由功能,不过功能还是没有路由器强大。
- 优点:
- 隔离广播风暴:每个 VLAN 都是一个独立的子网,是一个独立的广播域(广播帧只在该网段内传播)。
- 分组管理网络:可以划分多个虚拟网段,供不同用户、部门使用。
- 缺点:
- 只适合在地理位置较近的主机之间建立 VLAN ,因为需要交换机物理连通。
- 按照 802.1Q 标准,使用 VLAN 时需要在以太网帧的头部加入 VLAN ID ,声明它所属的 VLAN 编号。VLAN ID 的长度为 12 bits ,因此一个交换机最多创建 4092 个 VLAN 。
# VIP
:虚拟局域网中继协议(VLAN Trunk Protocol),是将多个交换机开启 VTP 功能并采用同一个 VTP 域名,从而可以统一配置 VLAN 。
- VTP 会在交换机之间传递 VLAN 的配置信息。
- VTP 域中的交换机有以下三种工作模式。
- 服务器模式:可以创建、删除和修改 VLAN ,可以学习和转发该 VTP 域的通告。
- 客户端模式:只可以学习和转发该 VTP 域的通告。
- 透明模式:可以创建、删除和修改 VLAN ,但只在本地有效,可以转发 VTP 通告,但不学习。
# VXLAN
:虚拟可扩展局域网(Virtual Extensible LAN),云计算机房常用的一种 VLAN 技术。
- 原理:将 OSI 2 层的以太网帧封包在 OSI 4 层的 UDP 报文中,再将 UDP 报文发送到其它主机,最后解包成以太网帧。
- 与 VLAN 相比,VXLAN 的优点:
- 地理位置较远的主机之间,只要通过 OSI 传输层连通,就可以加入同一个 VLAN 。
- VLAN ID 的长度为 24 Bits ,可以创建海量的 VLAN 。
- 缺点:
- VXLAN 封装报文,比 VLAN 的步骤更多、耗时更久。
- 增加了报文头部的长度,因此增加了网络通信的数据量。